首页>寒门天骄(科举) > 第275页

第275页

目录

帝王嘛,对近身伺候自己,又能看到各种机密文书的官员,肯定会有疑心的。

所以萧景曜选择状似无意地将自己先前干过的事情说出来,免得正宁帝疑惑萧元青把家底都败光了,萧家怎么还有钱在京城买大宅院。

要是以后有人拿这事儿做文章,现在萧景曜提前和正宁帝以及六部尚书交了底,那人也只能做一回无用功了。

萧景曜想了想,决定顺手给可能这么干的挖个坑,不好意思地笑道:“臣父当年受人蒙骗,将家中最值钱的两个大铺子都输了出去,没少被长辈数落。

到臣开蒙后,见家中长辈为臣的读书开销发愁,一时便想出这个法子,让陛下和阁老们见笑了。”

胡阁老幽幽道:“一时想出来的法子,就能赚京城一间大宅院还有剩余啊。”

群英会有多热闹,久居深宫的正宁帝都有所耳闻。

也就是这几年大家都过了新鲜劲儿,热情没有原来那般高涨。

邓氏书局策论还过了正宁帝的眼,经由正宁帝同意后才刊印在报纸上的。

这代表什么?代表他们也能从报纸刊印的文章策论的内容和风格上,揣摩正宁帝接下来的动作。

封建时代,揣摩圣意,是每个当官的都要具备的能力。

不然大家能力都差不多,陛下凭什么不选个最合心意的?当然,个人能力优秀到吊打同僚的,大概可能出例外。

更有可能碰上个小心眼记仇的皇帝,把人一贬三千里,或者直接拖出去咔嚓掉脑袋。

帝王的生杀大权可不是开玩笑的,一句话就能定人生死。

所以不管是京官还是地方官,他们一定会买官方发行的《大齐日报》。

头脑灵活的富商们更加会时刻关注《大齐日报》的动向。

不管什么时候,权都在钱上面。

商人们想赚钱,必然要关注朝廷动向,从中寻找机会。

免得一不留神就踩进坑,买卖都做了一半了,结果朝廷说不允许这么干。

那砸进去的银钱岂不是全打了水漂。

亏了钱还算是小事,真要犯了忌讳,撞到朝廷枪口上,那就该担心一家人的脑袋还能不能好好留在自己的脖子上了。

所以商人们肯定会想尽办法,一期不落的将《大齐日报》买齐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返回顶部